当前位置: 首页>联盟新闻 >博览会 | “我为何选择成为一名作词人”

博览会 | “我为何选择成为一名作词人”

2023-05-10 14:56:27


有人说,好的音乐,听起来美好得就像是一个梦,而歌词承载着这份“美好”重要的灵魂。词人,则是幕后雕刻灵魂的那双“手”,他们都非常有趣,例如唐映枫就曾在接受音乐财经采访时戏说自己的终极梦想是去外太空种土豆;他们也非常执着,比如易家扬认为创作人要真正成功,就不要总去试图写“会卖钱的歌”……虽然不像艺人在台前那样受人关注,但是词人的确是音乐内容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4月12日-13日,2018小鹿角·中国音乐财经博览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行。在“原创音乐&厂牌发展高峰论坛”上,华语乐坛大师级作词人、金牌企划易家扬与作词人、歌手唐映枫就“我为何选择成为一名作词人”这一话题与观众分享了作词人创作心路以及行业选择的自白,也为想进入音乐行业成为作词人的行业新人以及想与作词人合作的从业者们提供了背景参考。


易家扬,华语乐坛大师级作词人、金牌企划。作为幕后高手,早年从事唱片企划工作,曾成功包装过孙燕姿、黄义达等歌手。林俊杰的《修炼爱情》、张靓颖的《木兰星》、孙燕姿的《遇见》、张惠妹的《记得》、林志炫的《单身情歌》、李玟的《月光爱人》、陈小春的《没那种命》、张信哲的《信仰》、陈奕迅的《披风》等等无数好歌都出自家扬老师神笔。


唐映枫,作词人、歌手。2014年成立枯鱼肆音乐工作室,填词王韵壹《台北有条圣诞巷》与刘昊霖《南国小圣诞》 ;2015年填词《理想三旬》;2016年参与制作并填词陈鸿宇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填词易烊千玺首支个人单曲《你说》;17年参与制作并填词刘昊霖专辑《鱼干铺里》、陈鸿宇专辑《一如年少模样》、凤凰传奇专辑主打单曲《乡关何处是》;2018年参与制作并填词伏仪专辑《硬骨见鹿集》,陈斐电子民谣专辑《无法清分的事物》,填词陈鸿宇专辑单曲《昨日的你》、《安在》,发表个人专辑《鸟的世相》。


主持人:作词对于许多听众以及行业里不接触内容创作的从业者们来说相对显得比较神秘,大家其实也想借这个环节了解一下作词人们心里的想法。首先,为什么二位会选择成为一名作词人呢?

    

唐映枫:我会选择成为作词人,是因为自己从小喜欢文字和音乐,也会看一些和音乐相关的文字,例如听歌的时候看歌词,尝试自己写歌词,读书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歌词的投稿等,虽然当时写的内容还不太成熟,但是我觉得歌词最迷人一点就是我能用这样一种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把我自己想说的话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易家扬:首先谢谢音乐财经,有这个平台让我们在这里分享。我高中是学吉他的,当时想要当吉他手,那时台湾的音乐环境发展非常蓬勃,有很多音乐作品,让我觉得做音乐这件事很可能跟我的人生有很大的连接。而在更早的时候,我就开始写很多歌词,那时我很想让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听到,这是我最早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启蒙点。这里必须提到的是,罗大佑老师给了我一些启蒙的想法,他的《鹿港小镇》等歌到现在都还是非常经典,我记得自己以前骑脚踏车去买罗大佑老师的歌,看里面的歌词然后学习。他的歌词才是让我觉得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想法以及梦想得以(通过作词人)实现的开端。


我记得那时候我写了一首歌叫《合江街53号》——去年这个“53”变成了另外一个概念出现在林俊杰的《黑夜问白天53 Dawns》里——以及后来我自己写了很多词,一开始是因为觉得自己可以(写词),后来慢慢越学越多,时间过了20到30年,到现在应该积累了1000首作品。我觉得很开心有这个机会很认真地去想写词这件已经成为除了自己职业生涯之外很重要的事。在现在版权的保护之下,职业作词人的权益得到了更多保障,很明确能看到近几年在整个亚洲市场,我自己各方面来自版税的收入有正向的变化。为现在的作词人提供了好的环境与很多机会,如果你努力不懈的一直往下做的话。


△易家扬

    

主持人:家扬老师提到自己成为作词人已经2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您觉得之前的听众和现在的听众大家喜欢的歌词内容有什么变化?

    

易家扬:作词属于文字领域,我只能想我自己要写什么。在滚石时期,大家还是听卡带,我开始慢慢写词,在滚石积累了一些作品;真正开始大量写词是写孙楠的《风往北吹》时期,那时候大家也是听卡带;不知什么时候,慢慢地变成听CD和MP3……20多年前写歌是非常自由的,只要知道这个歌手唱什么歌,然后融入一些企划概念。但慢慢随着时间变化,我开始想可能歌手需要的不止是企划,而是需要用歌词来赋予对他的看法。


结合刚才的问题,我认为听歌的人永远是透过某一个歌手去讲他自己的心里话,每个年代的人听到都会不一样,我今年已经53岁,所以在20多年前,我的心智是30岁时我看到的是那时候我认为世界的样子;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世界更特殊,看到的景象跟我们当年不一样。但是有一件事是一样的,就是你听歌会掉眼泪,不会是因为换了一个新手机之类物质的原因,一定是你心里面过往的一段难忘的事情。职业作词人会在生活上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你认为最感动人心的故事。


主持人:映枫也写了很多大家喜欢的歌,听了家扬老师的分享您有没有什么补充观点?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歌词?

    

唐映枫:我特别赞同家扬老师说作词是个体出发,个人与市场表达之间是需要做一个平衡的。谈到现在听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词作,  其实我觉得像我们小时候喜欢听的音乐,例如任贤齐、周杰伦等是主流比较受欢迎的;稍微小众一点的我们会比较喜欢豆瓣上的一些音乐,这些音乐其实都是能打动到人的。

    

但是如果说大家会需要什么样的歌词,我觉得这个其实是说不上。因为现在的市场,大家喜欢的音乐类型越来越丰富。作为结合音乐的产品之一,歌词也在不断变化,以前我们听歌因为要照顾一个最大众的市场,罗大佑老师他们会有一些乡愁和时事方面的歌词。而把歌词放回创作本身来说的话,一个创作者最主要需要对自己以及合作伙伴,例如编曲和乐手等,对他们相对诚实地表露自己,一起做一些结合和表达,讨论听众他们可以接受什么样的(歌词)。现在大家可能常听到的(创作过程)是这样的:我们给你一个选择,你可以不听我们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给到你,这样会让听众的选择更加丰富,而不是说他们没有选择与被动接受的。我们要和听众去对话。

    

主持人:创作方面的一些想法可能表述起来非常抽象,但是二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理解渠道。能说一下二位在创作的作品中个人审美方面非常满意的两首歌吗?以及为什么会觉得满意?

    

唐映枫:我先说吧,其实我个人的话(创作)是有迹可寻的。你会知道一个歌怎么写,以及最好听的那些旋律应该贴合什么样的歌词,然后把这句歌词放在最好听里面,这里面都会有一些技巧。我是把一整张专辑作为作品而非单曲,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少的专辑会概念化,都是单曲或者更多别的形式,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蛮奇怪的,因为从我开始写歌词到现在为止做了有三张专辑,比较受好评的永远是歌手发的第一首歌。比如说像《理想三旬》(陈鸿宇)、《儿时》(刘昊霖)都是歌手开始发表作品时的第一首歌。


可能那时我对这两位歌手也是没有完全熟悉的状态,对他们也仅有一个第一印象,因此会将看到他们的第一印象拿来表述他的自我。在这种没有过多接触的状态之下,我觉得就没有那么多的考量标准。我自己会比较难忘是《儿时》的歌词,里面放了我很多记忆里的东西,我也非常喜欢罗大佑老师,像他《童年》这首歌我从小开始听,而我们的童年可能就是大风车、大白兔。当时《儿时》出来,首先我觉得旋律是OK的,不知道大家会对歌词有一个什么样的评价,会觉得有点心惊胆战。后来得到的反馈也还不错,包括今年的《歌手》里面汪峰老师也翻唱了这首歌,所以证明其实这首歌就是不错的,这是我满意的一个作品,也是大家喜欢的一个作品,这一点让我觉得幸运,很难得。因为不是哪一首歌都是你满意了大家也都喜欢。


△唐映枫

    

易家扬: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独家记忆》(陈小春)。为什么会想到这首歌?我现在回想起来,一首词作需要被很多人认可,才能有机会。《独家记忆》的创意是来自一本杂志,在台湾有一个杂志叫《独家报道》,我的创作习惯是我常会看到东西之后把它拍下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得到。在我记录下《独家报道》之后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忽然陈小春要出一首歌,我们聊到他现在需要的是独一无二的定位,于是就借用这个创意写出了《独家记忆》。


其实我写完歌之后很快就会把它丢掉了,没有想过它会不会变成主打歌。当年写《遇见》(孙燕姿)的时候也不知道它会火,当时是因为一部电影主题曲来写词,就写的是这部电影带来的感觉,写了很多版本,大家听到的是最终的那一个。突然有一天我在工作的时候,在收音机里面听到这首歌,我一听这首歌就觉得这首歌真的很不一样,因为在某些时候,歌曲透过一些媒体播放,它的渲染度会扎在心里面,一听就知道这首歌跟别的歌曲不一样。这首歌也变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

    

另外一首歌我觉得是去年写的《披风》(陈奕迅),那时候跟陈奕迅聊想法,创意源自我们在计程车上的对话,我听完他讲话后说,其实你想要这首歌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是对方的超人,你有的对方没有,我有的你没有,可是其实我们都仰望对方拥有一切”。披风那首歌去年5月多的时候出现,当时也是反馈很好,也是因为这个概念让不少人认识我。

    

主持人:虽然听上去非常感性,但是有一句话非常触动我,就是你听到这首歌以后就觉得它会家喻户晓,这可能就是创作者的第一直觉。二位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小爱好或者小习惯之类的?

    

唐映枫:很多听歌的人私信问我,写歌词平时的灵感是怎么积累的之类的,我说其实创作的时候靠的不是灵感,在前期听到这个音乐旋律时,你自己会有一个概念,你对这个旋律的理解、它到底能存在什么样的表达,在拿到歌的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了。剩下就是到底在这个框架里面去写什么样的东西。我会把我的生活、看的书、听的歌、看的电影、包括经历过的一些重要或者不重要的时刻,都有意识地记下来,这可能是我的一个专长,然后可以把这些拿来做一个体会,把它写进歌里,我会有这样的一种小技巧。另外就是你要不断地去唱这个旋律,怎么唱得舒服、唱得顺,韵脚可能真的没那么重要,你在唱的时候自己就能把握到了,大概是这样。另外关于韵脚,我想请问家扬老师有韵脚本吗?

    

易家扬:其实我真的没有(笑)。我觉得有一些我作品会故意某些字不要押韵。我现在突然想到,昨天散步时和我的音乐总监聊的一个话题,就是灵感到底是什么?所谓灵感应该是人的潜意识跟意识中间的一个特殊地带,这个地带会让你在所有知道的事情以及理性跟感性中间得到一个东西。


这个问题归于到底我们写词的方式是什么?我并没有去学写词,但是我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时期对文字进行掌握跟涉猎,组成了自己的用字习惯。说到用字习惯,对创作人来讲就是积累到某个时间点,有时会有这样的状态,就是到要用那些字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写的东西不好。那个时间点实际上只有你自己知道,对于我来说发生在我30到40岁时的半夜一点钟,那是在2000年左右,很多歌都是在那个时间点创作出来的。

    

后来我发现,有一段时间早晨醒来时自己的(创作)状态会特别不一样,后来就养成了创作习惯,我会在睡前不停地听那首歌,但是我不写,一个字都不写,然后就睡觉。早晨起来就突然会有各种奇怪的歌名从脑子里放出来,可能这就是灵感的出现。后来当我掌握到了要领之后,这个时间慢慢就变成不一定是早晨,我可能在北京走到一个地方,在走路的过程中,那些文字就会自动组合,有时候是在等飞机,灵感会突然出现。如果你掌握好自己的时间点,就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这是我自己的经验。



本周轮值编辑:李禾子

微信:lhz_940107

邮箱:hezi.li@chinambn.com


小鹿角 | 第一批数据:255个公司、217个品牌、387个场地……音乐产业资讯数据终端小鹿角APP即将发布,用户公测开启!

博览会 | 颜值、创造力、顶团趋势:偶像产业与华语造星渠道的变革

博览会 | 年轻人到底在创造什么样的青年文化?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友热门翻唱歌曲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