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交流发帖 >独家专访【薛之谦事件】当事医生:如果以我的案例,作为和媒体合作的分水岭,这不是一件坏事

独家专访【薛之谦事件】当事医生:如果以我的案例,作为和媒体合作的分水岭,这不是一件坏事

2023-05-10 14:56:27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大学糖(ID:txl大学糖)

以后这种和媒体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肯定还会有很多。如果以我这个案例为借鉴,或者说作为一个分水岭,引发一个新的合作或者一个新的热点,这不是一件坏事情。

——当事医生 



3月2日早上11点半,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张海音的陪同下,我们见到了在最近几日、。


就这数日里,公众眼里的这次“伦理违规”事件,已经引起渲染大波,业内很多咨询师也对本次事件,发表了评价与看法。


为了还原事实的真相,我们就【薛之谦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澄清。





本文前半部分,以当事医生第一口吻,对引发较大争议的焦点内容进行了还原。


在文章后半部分,我们邀请了张海音,对本次事件涉及的伦理,进行了解读。

 

 



独家专访当事医生


 

是否涉及隐私暴露?

 

关于说我揭露薛之谦隐私的部分,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对薛之谦所有的拍摄,都是在明面上,包括是做所有的心理测验。拍摄时,旁边最起码有4~6架摄影机,都是明着拍摄的。薛之谦知道这是拍摄。


你可以随时喊停,就算拍完了你觉得哪里不好,你要求不播出。


这个东西在几个月前早就被录好了,包括薛之谦本人、经纪人、影视公司,没有不同意,都认为可以公开的。

 

 


为什么要做沙盘测试?

 

在做沙盘之前,明星去做了很多的心理测验,但因为心理测试是答题,从影视的角度上来讲效果不好,导演希望能拍一个可视化的。


在给每位艺人做的测试前,工作人员都已经把能心理有关的场景都体验过一遍了。他们感觉沙盘的可视性、画面感会比较好,所以拿出来做。


在节目里,把这次沙盘称为“沙盘测试”,而不是沙盘治疗,因为这只是类似一个测验。

 

我看到有人问,沙盘为什么由我在进行解读?


其实我当初一点都没有解读。我后面说到的,“在沙里埋埃菲尔铁塔”代表什么意思,埋蛇代表什么意思,埋贝壳是什么意义,这都是薛之谦说的。


我只不过是把薛之谦里面所讲过的话再回馈给他,这个沙盘本来就是他构建的,他去解读,我只是做为一个旁观者这么去看而已。

 


 

为什么薛之谦“奶奶过世”这件事

会被拿出来讨论?

 

在做沙盘、挑选道具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演员,我都有相应的评估。如果有需要就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干预。节目播出时剪掉了很多东西。


我们当时给每个演员,都设计了类似情景表演的过程。这里借鉴了一下格式塔中的空椅子的形式来进行的。


薛之谦为什么看上去好像很愤怒?其实这一个片断拍了半个小时。


在拍摄时,这部分不太顺利,当时道具和场景出了一些小问题。拍摄之前一天,薛之谦患急性肠胃炎,治疗后身体还是比较虚弱。这时已经拍了6个多小时,身体撑不住了。


拍到那部分时,薛之谦突然说:我已经受不了,我不能再谈这个事情了。

一下子是有点出乎我们意料的。

 

我现场马上对他进行了安慰,那一段话被剪辑了。当中我讲了很长很长的话,包括有一些支持性的动作。


节目里你可以看到我的手有一个0.5秒钟的缩来镜头,那时我在他肩膀上拍拍他。那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薛之谦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了。

 

这一部分的确是有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经过他们宣传团队同意播出的。


薛之谦最后也说,他知道他自己有问题。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理解和描述,他背负这么多深深隐藏的创伤,仍然有能量去做一个有成就的艺人,不是可以给所有人以启示吗?


当然节目初衷是想说明任何人都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重视,但另一方面问题也不是洪水猛兽,把它“正常化”,某种意义上可能更有利于正视它和处理它。

 

 


针对“标签化”的讨论

 

标签化是什么?打个比方来讲,我们今天来看网上的报道,在你们印象当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人会认为我“哗众取宠”,这就是一个标签的东西。

 

我给他们六个人贴的标签是指什么?


是给他们做完所有的心理测验,看了他们平时的个人视频、资料,给他们的一个大致的印象。

 

比如黄晓明和孩子特别亲近,很有童心;

薛之谦警觉性特别高,跟小孩子谈着谈着,发现这个孩子是摄像组派过来的;

阮经天动作反应能力特别快;


这些只是生活中的一些片断分析——只是你看到这些片断,你会对这个人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节目在剪辑时,把我给他们标签的部分,放在沙盘后,给别人造成了“我给沙盘测试的结果贴了标签”的误解。


但其实我并不是给沙盘测试的标签,我只是讲我对他们的印象是什么。


当时我给薛之谦的印象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薛之谦内心很封闭,防御性很高,很多人走不进他的内心。同时,我们又看到他一个非常努力的创作者:他不停地写歌,不停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修复自己。我其实给他的,是一个很正面的标签。

 

是看完节目组给我的视频、资料,我给他们的一个我的主观的印象。

我觉得没有违反伦理,没有侵犯他的隐私。

 

每个人都会对有别人一个主观的印象,对不对?

我觉得这个标签化本身不违反心理学原则。

 

 


是否存在误导大众?

 

真人秀节目,本身的理念是吸引别人,吸引别人对心理学、心理问题的关注。这个节目本身不足以到一个科普的程度。


只是借鉴沙盘这种形式,同时为了视觉效果对画面进行了剪辑。(为了能宣传心理学)我觉得这当中是有可以妥协的部分的。


看节目的大众,可能通过这个节目,对沙盘比较感兴趣,想通过沙盘分析自己,他就会去找咨询师,咨询师也会用正规的方式来告诉他,沙盘是这么样的。


我觉得能够作为一个真人秀的节目,如果能够吸引大家关注心理学,这样就足够了。

 

事实上,这个节目本身在普通大众的反响是不错的。事情在心理学圈内传播开后,我也特意去问节目制作公司,它收到观众的评价,大部分都是好的。除了有一些薛之谦的粉丝,因为看到偶像流泪觉得不舒服。




我为什么去参加这个节目?


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形式,我们可以去探索怎么去推动心理学本身的进程,我觉得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情。

 

但我在这里面的做法是否有纰漏,是可以讨论。


我不能说我做的一定是完美的。


心理咨询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继承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就像我们在宣传的途径上来讲,也是不断探索。


如果永远不借助宣传的东西,咨询师永远只是待在自己的地方,守在门口等着别人来,这个是不现实的。

 

整个心理咨询的行业的推广,可以看到有借助几个热点的事件:


一个是当年张国荣的跳楼,催生了大家对抑郁症的关注;

二是自己承认了有抑郁症,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再后来,是台湾的张怡筠做心灵花园。虽然这个形式有可能也会被攻击也会被探讨,但是本身也是激发了大家对心理学关注的东西,至少我们说这一件事情以后,我们看到是正面的效应超过了负面的效应,是吗?


但是你说《心灵花园》是一个正规的咨询过程吗?这肯定也不是,但是让大家开始对心理学有关注,越关注越会去找一些资料看,再加上这时候你们(指大学糖)发挥作用,你们进行的科普。让大家明白,原来正规的咨询到底是什么样子。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得先有人来关注。没有人来关注,就没有后面的事情。

 

这一期讲“创伤”,讲心理健康,其实和乔任梁也有关系。当时我新增了有很多患者,都因为被乔仁良这个事情引发的。这也是引起了一个比较广泛关注的事件。

 

电视台播出这个节目,是希望让大家去了解明星不是完全戴着光环,他们背后也有自己的伤痛,也希望他们去关注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出发点、立意是这样的。


而我的出发点,是想探索一个新的形式:


心理学怎么和新媒体结合,怎么让我们的心理学发扬光大,让大众接受和了解。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我们有所期待,但不一定能控制的事情。


大家对我的批判出发点是好的,大家不希望我去踩这根“雷线”,不希望我因为违反伦理而影响我的职业生涯。


我猜想有很多心理咨询工作者不愿意去上媒体的原因,也是担心这部分。但这些新的形式总归要有人去尝试和探索的。

 

 

 

对参与媒体活动的心理咨询师,有什么建议?

 

第一个要慎重,伦理的这根线没有绝对的标准,除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例如保密原则。


有些东西我说了,你听了觉得有道理,但你听别人的,也会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我要把这个事情呈现给大家,也是给大家一个参考。


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有好有坏,看我们怎么去从中吸取我们觉得有用的东西。


这其中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借鉴的,有哪些东西是可以避免的。哪怕我现在被人骂,至少也是做了一件好事。

 


 



张海音对本次事件的点评



  • 您怎样看待这次事件,当事医生是否存在违规?


张海音:首先这是一个录制节目,肯定是节目整个流程,参与者都是被充分告知的。录完后当事人看过,说明这个其实不存在隐私的问题,是当事人希望展现自己内心的自由。


伦理上我们比较强调,大家都是被告知的。相当于去做一个节目,不是直接的现场直播咨询。

 

医生上节目,争议在于他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以专业的形象去做这个节目。


他的职业身份是医生,但是他在节目组的身份是一个嘉宾,从我们医疗当中非常强调一点,他的行为是不是职业行为,是不是医疗行为。


节目组是叫他去做节目的,类同于让你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你是心理医生,人家朋友叫你去参加生日聚会,这个过程当中,你用所谓的专业东西来对别人说一些什么,你就不叫专业行为了。


本次事件和节目的明星既然不存在咨访关系,也没有所谓的违反伦理的说法。



 

  • 这次事件里当事医生是以“心理治疗师”的身份出镜的,在这一点上,关于专业部分的非专业演示,是否存在“误导性”?




依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


“3.8当心理师通过公众媒体(如讲座、演示,电台、电视、报纸、印刷物品、网络等)从事专业活动,或以专业身份提供劝导和评论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论要基于恰当的专业文献和实践,尊重事实,注意自己的言行应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张海音:作为行业自律,我们会要求从业人员,比如在媒体中做科普宣传时,要把握一个度。中国心理学会目前在尝试,希望出一个指导意见,但是还没出来。


这需要有,也要提示大家要注意这部分,强调肯定对的。

 

在目前阶段,我想,以后做这一类节目是不是可以要求节目组声明,“真实的咨询不是这样的”。


不过这是我们单方面的一厢情愿。


但我想,这还是跟整个社会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了解和接受有关系。换句话,再说的极端一点,你做某一种声明社会没有发展到某一种水平,误解还是会发生。


但是发生误解,并不等于就是很糟糕的事,这样也会让大家更重视。从这个点上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 作为一个咨询师,一个治疗师,虽然他在节目里不是做咨询,但是他其实也使用了技术去分析别人。随意使用技术分析,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张海音:很难单单说合适不合适,因为昨天我们自己也在讨论。


一个人暴露痛苦,到底是一种伤害和羞辱,还是一种自己尝试面对的勇气?


同样一个现象不同的角度看法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太难为情了,在公众面前被撕开伤口;有人认为是有勇气的。


这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发言权的是当事人本人,他最有发言权。

 

我原来做过节目的,包括中央电视台,心理咨询师说的专业性大众是不懂的。所以节目需要用一些形式,比如“沙盘”,让人看到、觉得你在做专业的事。


我认为,像做节目只是一个形式,不用这个形式,我对他该了解什么早就了解了。我感到说“贴标签”太模糊。我们咨询师说的“贴标签”,是给来访者下诊断才叫贴标签。


但从广义角度来讲,我对任何一个人的看法、我的主观评价都叫贴标签。就是普通人带有一定的归类评价性质,不是专业人士也可以说这句话。


但是我们专业上特别强调,医生在什么时候应该诊断,什么时候应该公布诊断,这是是有界定的,你不是在诊疗场所不能去做诊断。

 

 


  • 这次事件大家还蛮愤怒的,关于这一点,老师说过是因为大家不了解情况。这种愤怒跟“伦理”在这个阶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是不是有关系?

 

张海音:当然有大背景的因素,因为最近大家都蛮敏感的,对于有关违反伦理的事情。


说到底还是这个行业不成熟,本身比较脆弱,特别害怕自己被批评,所以一旦同行当中有一个谁被说成是什么,好像在说自己一样,所以在说别人不好的情况当中,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我千万不要弄成那样被别人说成很不专业。


但是我想肯定是说到了某些点,否则不会反应这么大的。


说到底,这个行业还是不自信,还是刚刚发展阶段,太过于敏感了,必然,跨不过了总要经历这些。




  • 这件事也可以有一些反思。一个心理咨询师上电视节目或公开场合,怎么做会比较合适,能不能谈谈这一块。

 

张海音:只能说原则上的套话,但同样的原则,不同的人听了把握起来会完全不一样。

 

我自己的体会,首先,我当初到中央电视台去做节目,我肯定感到挺高兴的,因为有人重视心理咨询,想让你去展示。


我内心肯定跃跃欲试的,好,我一定要去彰显我们专业的存在感,再说的通俗一点,我还是显得有水平的。


但到了现场,我马上需要平衡:这个做法同行会怎么看?公众会怎么看?对他本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一点,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至少要有这个意识——你要兼顾到你的专业的标准,要兼顾到观众的可接受性,要看到当事人,还要预判他事后会怎么样,都要考虑的。


但是说到底,没有一个人告诉你该,具体该怎么做,还是你自己把握。


能够明确的还有一些现实的东西:


事先有没有告知过,你本身作为什么身份去参加,事先是不是签合同,事后有没有当事人同意,这些都是程序性的东西,但是这个过程当中许多东西还是要靠自己主观把握的。这就是伦理最困难的部分,但是一定要去考虑这些,这几个点都要考虑的。


但我想,不要因为有挑战就缩手缩脚,全部去拒绝。


反正娱乐圈,或者说公众媒体,我们专业人员完全不出头露面我认为也不妥,这是一个专业工作者的责任。


在公众场合,甚至还要强调,你要有一点形式当中要大胆探索,不要怕有争议。照本宣科,没人看的。


但是你要对自己的欲望也要节制,比如说很想展现你的专业水平,这个要节制的,甚至要准备好让别人评价你没啥本事,但是要面对这一点不太容易。


好不容易上电视,你总想弄一点什么,这个时候要去把握这些部分非常重要。

 



  • 如果有来访者投诉咨询师违规,流程是怎么样的?


张海音:有各种地方投诉,像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也接受咨询伦理投诉的,当然这是一个行业自律的学术组织。


像我们医学界很简单,哪里上班哪里投诉,一整套系统的。精神文明办抓医德医风的,医疗纠纷办公室有党委,要管这个事的人好多,医疗系统有一大套班子等等。


当然有人直接诉诸法律的,心理咨询当中发生,。渠道肯定是有的,但是有的说到伦理其实是模糊地带,因为伦理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大家都会带有自己的感受。


大学糖(ID:txl大学糖)

心理学界最有料的公众号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友热门翻唱歌曲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