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说,我很喜欢听奶茶刘若英的歌。
但是,我并不喜欢她执导的首部电影——《后来的我们》。
一个人(无关她是否为艺人),可以做很多事,
这是精力问题,不是能力问题。
可并不代表做的每件事都注定被人喜欢。
01.
《后来的我们》(以下简称《后来》)在豆瓣评分为5.9。
这是个不及格的分数。
那么,《后来》究竟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很简单,
就是两个北漂青年,林见清(井柏然饰)和方小晓(周冬雨饰)的北京爱情故事。
两个人同样来自某小镇,在一次过年的春运列车上相识。
那时候,林见清还是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
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一个会喝酒、骂人、打牌的女孩方小晓,于是觉得她很特别,之后心里就默默喜欢上她了。
而方小晓,年纪轻轻,却已在北京混迹多年。
她的人生目标是:嫁个北京人。
于是她就在不断换男朋友的过程中循环往复。
林与方,两个在北京的异乡人,老乡,每年一起回家过年。
就这么很自然地在一起了。
讲真,一直到两个人在一起,电影还都算中规中矩。
两个年轻人初在一起的甜蜜与小确幸,并没什么毛病。
但是,接下来就是见证断裂的时刻了。
在一起以后,却像换了人一样,性格什么的都变了。
就连争吵与沉默都很莫名其妙。
两人第一次愉快地发生关系,方小晓次日就莫名其妙地玩失踪。
穷的时候,都想要过有钱日子。
等到真有钱了,男的买了大房子,女的又狠心绝情,好像得了不治之症,不敢连累男的似得。
两人都说:不懂对方到底想要什么。
套用影片中的金句: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金句虽好,不要滥用哦。
尤其在这一切发生的事,都更像是导演的刻意安排。
为了吵而吵,为了分而分。
观众如我,不免一脸懵逼,这还是之前无比相爱的那两个人吗?
02.
仿佛是为了呼应片名,《后来》不只有过去的十年前,也有后来的十年后。
因此影片叙事是在不断进行时空穿插的。
从细节不难看出,二人应该都已成家。
但是一次过年的偶遇,让两人迅速濒临旧情复燃。
他们开了瓶红酒,坐在酒店的床上。
忍不住想要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十多年还忘不了。
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一个问:你爱过我吗?
一个说:如果当初......会不会......?
怪不得最近琼瑶阿姨的影视作品少了,敢情都让你们这帮青春片给偷师了。
为了区分过去与现在,影片刻意使用了黑白镜头来呈现十年后的林见清和方小晓。
可是,眼前的黑不是黑,导演用的白,也不是真的白。
这样一种有意为之的黑白画面,反倒显得二人现在的生活都不幸福,不快乐。
先说林见清,
因为天气原因没有赶上飞机,和前任方小晓在床上聊得正兴起。
儿子的视频发过来了。
儿子不像是想爸爸的样子,更像是在“查小三”。
他要求爸爸把摄像头对着床的右边、左边、上边、下边、房屋四角、卫生间......
看完就挂了。
这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干出来的事吗?
很明显,导演想表达,林见清的老婆很不信任他,林过得并不幸福。
再说方小晓,
十年后的重逢,并没有太多兴奋的表情。
当林见清和儿子视频的时候,她配合的努力躲藏,不让摄像头拍到自己。
不是小三,胜似小三。
对于方小晓这十年间发生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可是从表情及衣着打扮,以及坐着经济舱来判断,她过的也不是很好。
两个人过得都不开心,怎么给人的感觉像是他们都在等待重逢的这一天呢?
从室内到室外,
在过去和现在的话题讨论中,
在反复的追问和忆当年后,
在酒喝完以后的深夜。
两人终于还是忍不住要回到酒店房间解决生理问题了。
好巧不巧,就在干柴烈火一点就着的时候,他们在酒店大堂遇见了一个熟人。
好像被当面泼了一缸冷水,当时就冷静了。
然后呢,他们又开始冷静地忆当年。
“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当时你有勇气上车,我会跟你一辈子!”
在《后来》,没有什么是忆当年解决不了的。
可是,二人这么多年究竟为何分开,彼此折磨,又为何始终没有在一起,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不要用“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这样的理由来敷衍我。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03.
同期上映的《幕后玩家》和《后来》都有同样的问题。
即人物的感情缺乏逻辑连贯性。
坐拥无数财产的股市大佬钟小年(徐峥饰),和相守多年的妻子魏思蒙(王丽坤饰),本来一切都好好的。
可是看完一个财经新闻,妻子就要闹离婚了,钟小年也没有任何阻拦。
后来才发现,原来钟小年有小三。
可是后来的后来,经历困境的钟小年和妻子都发现,原来他们最爱的还是彼此。
妻子曾经放弃了学业上的深造,只为了解钟小年。
而钟小年,一直说自己最爱妻子。
可是还藏了一个几十亿的私密账户,从来没和妻子提起过。
老实讲,这么莫名其妙的感情戏,单独拿出来还能改个肥皂剧啥的。
可是你硬要组合在一起,实在是说不通啊。
让我们回到《后来》。
哇,突然觉得这句话好科幻。
影片试图体现北漂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于是就设计了主角居住的群租房,以及几乎每天都在吃泡面,舍不得打车等生活情节。
这样的设置很保险,不会出错,但也不至于打动人。
但是林见清被分手后,就潜力爆发,迅速走向人生巅峰:
签约大公司,买了大房子,到处都有人在玩他设计的游戏。
就有些过于夸张,乃至失真了。
讲真,失恋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也许有。但是对于林见清这样个性的男孩来说,就有些假了。
我知道,现在还有很多观众对于《后来》的评价是:它没有掉入堕胎、打架、车祸的青春片套路中,本身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想说,这都多少年前的标准了,观念也该更新下了。
现在就连网剧都不这么拍了好吗?
影片主创试图通过群租房和泡面表达,他们懂底层人的生活。
接着又试图用林见清的一夜暴富表达,他们懂人有阶级之分。
好吧,我觉得我应该举个例子。
小燚最近补了一部日剧《东京女子图鉴》。
女主角绫从秋田县只身一人到东京打工。
从底层做起,凭借勤奋、努力以及运气,一步一步踏入了光鲜亮丽的时尚行业。
收入越来越高,甚至连男友也在不断升级。
关于阶级,《东京女子图鉴》也是阶梯式呈现的。
绫在年轻人聚集的三茶落脚,找的男友也是普通职员。
之后搬到了惠比寿,有了个有钱的小开男友。
然后升级到了银座,遇到了无比有钱的已婚和服店老板。
而关于细节,有一个颇为生活化的。
绫有天醒来,看着睡在身边的男友,又拿起自己已经起球的内裤端详半天。
不免开始质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于是毅然决然做出了新的决定。
你看,一部作品好不好,并不在于某些元素是否必备,某些演员是否出类拔萃。
而在于它是否真的与我们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并完整而细致地将其呈现出来。
04.
说点我欣赏的《后来》。
《后来》的演员都挺优秀的。
井柏然居然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周冬雨还在重复自己的戏路,一如《七月与安生》、《喜欢你》等影片。
我感觉她要把自己这种形象演光演净,就像当年王珞丹和白百合饰演的无数小妞儿电影一样。
观众看多了,早晚有一天,会腻的。
最大惊喜还是田壮壮老师,他饰演林见清的父亲,着实出彩。
我印象深刻的三处桥段,有两处都和他有关。
一是他和儿子林见清通电话,那天是过年,儿子没有回来。
儿子在出租房打游戏,骗父亲说自己在吃火锅,周围人很多。
而父亲也说自己有很多人陪着,年过的很热闹,其实他身边当时冷清得很。
父子彼此都很落寞,那种氛围被他演绎得十分具有感染力。
二是他在影片末尾写给方小晓的信。
当时他视力已经很差,几乎是趴在纸上写完的。
信中的文字很朴实,其中有句话: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但要想不负此生,真的太难。
这可能是影片最大的泪点,虽然我并没有哭。
还有一处桥段,和父亲无关,是林见清过年回家的同学聚会。
在酒桌上,大家互相夸赞,然后在不经意中炫耀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地位。
而在洗手间门口,林见清就听见老同学背后骂自己装B。
这一点还挺讽刺。
事实上,大多数老同学聚会都是如此。
毕业多年,身份和阶级早已划分完成。
酒桌上称兄道弟,之后各奔东西。能不骂你就算不错了。
谁不是一边气人有一边笑人无呢?
05.
你看到了,我也说了《后来》一些好话。
是啊,好的地方当然要夸。
但是这些优质的片段并未很好的组合在一起,是令人遗憾的。
整部影片还是太散了,太碎了。
它连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故事完整性都不具备,那些可能的高光时刻也只好跟着一起黯淡了。
而且,《后来》没有较大的剧情转折,完全不出乎意料。
基本属于看了半个小时就能猜到后面一个半小时剧情的类型。
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容易显出影片的节奏拖沓。
后面频频出现的歌曲感觉就是出来硬要煽情的。
尤其陈奕迅的歌还在很接近的时间点重复放了两次,好像一个人在反复质问观众:你为啥还不哭?
影片的最后彩蛋,是刘若英的某场演唱会。
观众齐声唱完《后来》以后,刘若英潇洒转身,大摇大摆、头也不回地离去。
仿佛对这部影片的票房信心。
更多文字
东京爱情故事 | 健忘村
向往的生活 | 奇葩说 | 极限挑战 | 康熙来了
小森林(日版)| 湮灭 |与神同行 | 三块广告牌
小森林(韩版)| 伯德小姐 | 神秘巨星 | 奇迹男孩
妖铃铃 | 芳华 | 暴雪将至 | 失眠 | 愚行录
寻梦环游记 | 无证之罪 | 白夜追凶 | 军舰岛
识别二维码,关注「燚见」
xiaoyizhijian
不知道看什么片,关注燚见